燕窝| 蛇床子| 山麦冬| 郁李仁| 地不容| 板蓝根| 豨莶草| 菝葜| 瓦楞子| 石菖蒲| 独一味| 无患子| 赤石脂| 苦木| 檀香| 闹羊花| 雷公藤| 阴香根| 缬草| 人参
共收录中药895
中药

吴茱萸的传说故事

汝南桓景费长房,辟邪翁出九重阳。

吴萸献药楚王误,朱氏灭瘟美名扬。

温中止痛有奇效,吴仙丹方常氏康。

此药外敷同治内,降压消食溃疡光。

  【传说故事】

  《续齐谐记》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天费对桓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大灾,你快回去,要你家人各做一个彩袋,内装茱萸,缠于臂上登高山、饮菊酒,方可避之。”桓照办。到了九月九日的傍晚,下山一看,果然家内鸡犬全亡,家人得以幸存。故吴茱萸又叫“辟邪翁”。虽然这个故事有些迷信色彩,但是劳动人民长期为了顺应自然防病养生、自我保健,创造了多种既简单又科学的防病避瘟驱毒的好方法。九月九日是秋冬之交,为防治疾病,在重阳节身插茱萸和饮菊花酒便是一例。《淮南万毕术》记载:“井上宜种茱萸,叶落井中,人饮其水,无瘟疫,悬其子于屋,避鬼魅。”《无行志》中亦云:“舍东种白杨、茱萸,增年除害。”《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古人认为茱萸产于吴地者为佳。

  人们对每一味中草药的养生防病治病的作用,都是从不认识到认识,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春秋战国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要向邻国楚国进贡。有一年吴国听说楚王有胃寒腹痛的痼疾,故用吴之上等药材“吴萸”进贡给楚。楚王贪爱珍宝,对草药看不上眼,对吴所派来的使者大发雷霆,驱出宫廷。楚王大夫朱氏与其使者交往很深,便将使者接到自己家中,好言劝慰,并将草药留下,然后送使者返回吴国。第二年,楚王旧病复发,腹痛如绞,吐泻不止,群臣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便将“吴萸”煎汤献上,楚王喝下便愈,大喜而赏朱。朱力辞,并将去年吴国献药一事讲述了一遍。楚王惭愧万分,专遣人道歉,并下令广种吴萸。数年后,楚地瘟疫流行,人多腹痛腹泻,由于使用吴萸防治,救活了不少人。老百姓为了感谢朱大夫之功,便将“吴萸”改称“吴茱萸。”医家至今仍用“吴茱萸”之名。

  吴茱萸苦辛性温、温中、行气、止痛有奇效。《朱氏集验方》记载:中丞常子正苦痰饮头痛背寒,吐酸不食,十日一发,百药无效。宣和初,他任顺昌司禄,在太守蔡达道席上,得一“吴仙丹方”,服后病遂不再复发。所谓“吴仙丹方”即是用吴茱萸与茯苓等份,为末,为蜜丸,梧桐子大,用开水服五十九丸即可。

  唐代郭震秋诗云:

  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杜甫诗云:

  醉把茱萸仔细看。

  刘商诗云:

  邮筒不解献茱萸。

  戴叔伦诗云:

  插鬓茱萸来未尽。

  白居易诗云:

  舞鬓摆落茱萸房。

  卢纶诗云:

  茱萸一朵映华簪。

  王昌龄诗句云:

  茱萸插鬓花宜寿。

  朱放诗句云:

  学他年少插茱萸。

  王维17岁时所作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其诗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最近更新时间:2015-04-27

相关文章

千金子千金子

瓜蒌的传说故事  相传,康熙年间,海宁园花镇祝去非庭院内发现巨大栝楼,每晚发出白光,后挖根似人形,重六七十斤,头面臂股依稀可辨,但手指、脚...[详细] 牵牛子的传说故事  传说李时珍的外甥柳乔耽于酒色,阴部肿胀疼痛,二便不通,坐卧不能,昼夜呻吟。李时珍认为,湿热邪阻精道,用川楝子、茴香、穿山...[详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正规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也恳请批评指正。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中药 | 网站地图 | 中药材名称大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 www.zhongy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药查询 京ICP备130044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