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中药材名】龙眼肉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干燥假种皮。因其种仁形似眼球,故名龙眼。其种仁外的肉质假种皮人药,名龙眼肉。因其主产于广西(桂),果实和种子呈圆形,故又名桂圆。
【药材历史考证】龙眼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云:“广州别有龙眼,似荔枝而小。”《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其龙眼树似荔枝,叶若林檎,花白色,子如槟榔,有鳞甲,大如雀卵,味甘酸也。”《开宝本草》曰:“此树高二丈余,枝叶凌冬不凋,花白色,七月始熟。一名亚荔枝,大者形似槟榔而小,有鳞甲,其肉薄于荔枝,而甘美堪食。”《本草图经》曰:“木高二丈许,似荔枝而微小,凌冬不凋。春末夏初生细白花。七月而实成,壳青黄色,文作鳞甲,形圆如弹丸,核若无患而不坚。肉白有浆,甚甘美。其实极繁,每枝常有三二十枚。”并附有两幅“龙眼”图。李时珍曰:“龙眼正圆,……其木性畏寒,白露后方可采摘,晒焙令干,成朵干者名龙眼锦。”根据以上本草图文考证,与现今药用龙眼肉及其原植物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常绿乔木,高达10m以上。小枝粗壮,被微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连叶柄长10~15cm或更长;小叶4~5对,对生或近对生,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mm;小叶片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cm,宽2.5~5cm,两面无毛,侧脉12~15对。花单性,雌雄同株,聚伞状圆锥花序多分枝,顶生或在近枝顶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mm,两面密被绒毛和星状毛;花瓣5,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通常8,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直径12~15mm,黄褐色或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夏季之间,果期夏季。
【药材性状鉴定】本品为纵向破裂的不规则薄片,常数片粘结。长约1.5cm,宽2~4cm,厚约1mm。棕褐色,半透明。一面皱缩不平,一面光亮而有细纵皱纹。质柔润。气微香,味甜。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横切面:外表皮细胞1列,呈类方形。内表皮细胞1列,壁稍厚,外被较厚的角质层。内外表皮间为多列大形条状薄壁细胞,直径约148μm。有的细胞中含淡黄色团块及脂肪油滴。
【生境分布】生于疏林中。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有栽培。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果壳与核,晒至干爽不粘。
【饮片炮制】拣去外壳、杂质。
【性能功用】甘,温。归心经、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内服:9~15g,水煎服。湿阻中满或有痰饮者忌服。
【附注】置干燥处贮藏。
最近更新时间:201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