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 僵蚕| 倒扣草| 火炭母| 芥子| 贯众| 芦荟| 吴茱萸| 滑石| 胆矾| 猪苓| 菊苣| 燕窝| 飞天蠄蟧| 荨麻| 山豆根| 地龙| 马桑根| 芡实| 人参
共收录中药895
中药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药名称大全 > 白蔹 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QQ朋友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白蔹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名白蔹 bai lian

  【别名】山葡萄秧、野番薯、鹅抢蛋、见肿消。

  【英文名】Ampelopsis Radix。

  【来源】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 Makino.的块根。

  【植物形态】木质藤本。块根矩圆形,数个聚生,外皮红棕色,内面白色或浅红棕色。茎多分枝,带淡紫色,散生点状皮孔,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互生,小叶3~5,常羽状分裂,裂片卵形,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粗锯齿,基部楔形,叶轴有阔翅;叶柄带淡紫色。聚伞花序与叶对生,序梗细长而缠绕;花小,萼片5,不明显;花瓣5,淡黄色;雄蕊5枚,与花瓣对生,花丝短;花盘杯状,边缘稍分裂;子房2室,花柱甚短。浆果圆球形或肾形,熟时蓝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野、路旁杂草丛中。分布于华北、华东及中南地区。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

  【药材性状】纵瓣长圆形或近纺锤形,长4~10厘米,直径1~2厘米。切而周边常向内卷曲,中部有一突起的棱线;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落,脱落处呈淡红棕色。斜片卵圆形,长2.5~5厘米,宽2~3厘米。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气微,味甘。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归心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用量4.5~9克,水煎服;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细粉外敷。用治痈疽发背、疔疮、瘰疬、水火烫伤等。

  【药理研究】为外科常用中药,历代皆用治疮疡、疖肿等,以外用效果较好,近年来化学及药理方面的研究报道表明,水浸剂对共心性毛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腹股沟表面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另有报道,提取物醋酸乙酯可溶部分,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化学成分】本品含酒石酸、延胡索酸、槲皮素、白藜芦醇、大黄素、α-菠固醇、原儿茶酸、鞣质、黄酮苷、葡萄糖等。另含粘液质、淀粉。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禁服,孕妇慎服。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配伍药方】①治烫火灼烂:白蔹末敷之。(《备急方》)

  ②治诸物哽咽:白蔹、白芷等分。为末,水服6克。(《圣惠方》)

  ③治湿热白带:白蔹、苍术各6克。研细末,每服3克,每日2次,白糖水送下。(《全国中草药汇编》)

  ④治腹股沟疝:白蔹30克,水煎加白糖冲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⑤治疮口不敛:白蔹、白及络石藤各15克,取干者。为细末,干撒疮上。(《鸡峰普济方》白蔹散)



最近更新时间:2018-04-25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正规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也恳请批评指正。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中药 | 网站地图 | 中药材名称大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Copyright © 2016 www.zhongy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药查询 京ICP备130044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