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骨风| 苦丁茶| 荜茇| 海芋| 夏天无| 女贞子| 迎春花| 佛甲草| 泽兰| 矮地茶| 秦皮| 樟柳头| 砂仁| 岗梅根| 救必应| 甘草| 白茅根| 蛇蜕| 苍术| 人参
共收录中药895
中药

草乌炮制方法与标准

  【药材来源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 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唐以前川乌、草乌统称乌头。至唐代侯宁极《药谱》始单独分出草乌头。唐代有姜汁煮、醋煮、山矾灰汁浸(《理伤》)等的炮制方法。宋代有炒焦(《总病论》)、炒黑存性、盐水浸、盐水浸后麸炒、童便浸、麸和巴豆同炒黑色(《总录》)、盐炒(《普本》)、火炮(《局方》)、薄荷生姜汁浸(《总微》)、水煮(《卫济》)、米泔浸、黑豆同煮(《三因》)、酒浸(《传信)、盐油炒(《朱氏》)、豆腐煮(《急救》)、麻油浸炒(《疮疡》)等方法。元代有煨制(《丹溪》)法明代增加了姜汁浸、醋炒、醋淬、醋浸、醋炙后麸炒、粟米炒(《普济方》)、姜汁炒(《入门》)、酒淬(《准绳》)、米泔浸后炒焦(《保元》)、酒煮(《醒斋》)等方法。清代又增加了绿豆同煮(《全生集》)、面炒(《串雅外》)、面裹煨(《增广》)等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

  1、生草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制草乌:取净草乌,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饮片性状】草乌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茎,有的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一侧有一圆形不定根残茎。外表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和数个瘤突状侧根。质硬,断面为灰白色或暗灰色,无臭,味辛辣而麻舌。制草乌为不规则类圆形或近三角形薄片。片面黑褐色或暗黄色,微显光泽,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及点状维管束,并有空隙,周边皱缩或弯曲。质脆。无臭,味微辛辣,稍有麻舌感。

  【质量标准】生草乌杂质(残茎)不得过5.0%,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6.0%。含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总量应为0.10%~0.50%。制草乌水分不得过12.0%,含双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总量计,不得过0.040%,含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及苯用酰新乌头原碱的总量应为0.020%~0.070%。

  【炮制目的】草乌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归心经肝经肾经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草乌生品有大毒,多外用,以祛寒止痛,消肿为主。用于喉痹、痈疽、疔疮、瘰疬及破伤风等。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以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力胜。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脘腹冷痛,跌仆肿痛,头风头痛,偏正头痛等。

  【临床应用

  1、生用

  (1)痈疽肿痛:常与芙蓉叶、生南星、生半夏等同用,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痈疽肿痛,如消肿止痛汤(《疡医》);若与半夏、狼毒天南星同用,用于痈疽肿硬,厚如牛领之皮,不作脓腐,如四虎散(《正宗》);若与川乌同用,用于发背、蜂窝、疔疮、便毒,如二乌散(《瑞竹堂经验方》);若与贝母、天花粉、南星等同用,用于一切痈肿毒,如草乌揭毒散(《景岳》);若单用草乌头末,水调,鸡羽扫肿上,用于肿毒痈疽,未溃令内消,已溃令速愈,如草乌头散(《总录》)。

  (2)风寒痹痛:常与五灵脂同用,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风寒痹痛,如黑神丸(《本事方》)。

  (3)跌打损伤:常与乳香没药、自然铜等同用,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跌扑损伤,筋断骨折,疼痛浮肿,内有瘀血,如活血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4) 一切风气:常与蜈蚣、白僵蚕天麻等同用,具有祛风止痉的作用,用于一切风气,左瘫右痪,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痰涎壅盛,筋脉拘挛,步行艰难,如乳香应痛丸(《局方》);若与白芷葱白同用,用于破伤风(《儒门》)。

  (5)偏头痛:常与生天南星、生白附子、生姜、葱白同用,研末,蒸热,敷痛处,用于偏头痛;若与天麻、白芷、川芎等同用,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偏正头痛,伤风头痛,痰厥虚眩,如神仙透空丸(《洪氏集验方》)。

  2、制用

  (1)风寒湿痹:常与川乌(炮)、炮天南星、地龙等同用,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的作用,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拘挛,如活络丹(《局方》);若与当归牛膝、川芎等同用,用于冷痹,身疼痛,及跌仆损伤,动筋折骨,诸般风疾,左瘫右痪,手足顽麻,如活血丹(《准绳》)。

  (2)头项俱痛:常与细辛、新茶芽(炒)、麝香同用,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用于阳虚上攻,头项俱痛,不可忍者,如乌香散(《本事方》)。

  (3)泄泻下注单用草乌头三枚(去皮尖,一生、一炮、一烧作灰),为细末,醋糊丸,水泻倒流水下,赤痢甘草汤、白痢干姜汤下,具有祛寒止泻的作用,用于清浊不分,泄泻注下,或赤或白,脐腹疼痛,里急后重,如三神丸(《局方》)。

  (4)风齿疼痛:常与胆矾、细辛同用,具有散寒止痛的作用,用于一切风齿疼痛,饮食艰难,如草乌头散(《总录》)。

  【现代研究】草乌中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塔拉弟胺、去氧乌头碱、北乌头碱、拉帕宁、得姆啶等。尚含有草酸甘油酯、乌头多糖等。

  制草乌灌胃给药,可提高小鼠电刺激阈值,具有镇痛作用。北乌头碱在动物实验中有局部麻醉作用。制草乌可使小鼠心率略有上升,电压明显下降,剂量越大,降低越明显,心房扑动或颤动,导致严重传导阻滞及心肌缺血性改变。

  采用容量分析方法测定草乌炮制前后乌头碱和总碱的含量,结果为生草乌含乌头碱为0.19%,总生物碱为0.72%,而经蒸煮炮制后乌头碱含量约为原量的1/20,而总生物碱含量未见明显变化。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分别测定生草乌、高压蒸法及煮沸4小时的制草乌饮片中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其结果顺次为:生草乌0.0499%、0.0385%、0.1974%;高压蒸制:0.0200%、0.0248%、0.0277%,煮沸4小时:0.0026%、0.0010%、0.0100%。可见煮沸4小时后其毒性生物碱含量降低最为明显。另有报道,在蒸制工艺中,随着压力与温度的增高,总生物碱含量无显著变化,而毒性生物碱的含量呈显著下降。对不同区域的销售草乌进行了生物碱含量分析,结果合格率仅为33.3%,制草乌总生物碱含量普遍偏低,而双酯型生物碱大多高出《中国药典》规定限量,毒性偏高;另外,制草乌的外观优劣及麻辣感程度,不与其毒性成分呈平行关系。另有文献对蒙药草乌的不同炮制品:清水泡草乌、童便制草乌、盐水制草乌、诃子水制草乌、甘草水制草乌、酸奶制草乌及高压制草乌作了初步研究,结果高压蒸的草乌含生物碱量较高,甘草水制、盐水制、诃子制、清水泡制的草乌含量较低。还对诃子制草乌进一步研究,用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三种剧毒性乌头碱含量。实验证明,用诃子汤炮制草乌,部分毒性生物碱在水中水解而毒性降低,同时诃子中大量鞣质与生物碱生成难溶性盐,在体内减缓吸收而进一步降低毒性。

  药理学和毒理学实验研究证明,草乌炮制后其毒性明显下降,经测定LD50,以蒸法降低最多,约降低原生药的1/59,加压蒸法约降低1/28,黑豆甘草煮约降低1/26,煮法降低1/2,干热法毒性降低甚微,与原生药相近似。草乌具有提高痛阈效果,采用煮法、加压蒸法痛阈明显减弱,蒸法降低毒性最多,而提高痛阈的效力也与生草乌相近似。为了探讨草乌浸泡过程中的水溶液是否需要弃去,比较了生草乌、加浸泡水煮草乌、弃去浸泡水煮草乌的毒性、镇痛、消炎、镇静作用,认为浸泡过草乌的水溶液以弃去为宜。还比较了草乌润后加压新法炮制品和药典法炮制品、生品的急性毒性及对心律和呼吸的影响,结果证明新法炮制品具有毒性低,对心律失常影响小,抑制呼吸作用弱等优点。抗炎实验表明,润蒸炮制品有较强的抑制小鼠巴豆油所致的耳肿和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以及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所致的关节炎和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其抗炎作用强于药典法。小鼠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镇痛试验表明,润蒸炮制品总提取物的镇痛效果优于药典法炮制品,和生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稍差于盐酸吗啡。该品对“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血液流变、血浆纤维蛋白的含量和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善作用也比药典法炮制品和生品强。

  草乌有毒,炮制均为降低毒性,《中国药典》1963年版用甘草、黑豆汤煮法。上海比较了豆腐制与清水煮制法,结果清水煮法提高了总生物碱含量,而毒性却有下降,节约了辅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中国药典》1977年版后采用了清水煮法。根据蒸法、煮法、甘草黑豆法、加压蒸法、干法等试验结果,提出蒸法(蒸5小时)比甘草黑豆法操作简便,毒性低,又有一定镇痛效果,认为蒸法、高压法可作为下一步研究方向。除药典法以外,各地也有一些传统的炮制工艺和改进的炮制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水处理(水浸、水漂、水润等),湿热法(蒸、煮),加压水解法等三类。有研究报道,采用HPLC法测定新工艺和药典法炮制的草乌饮片中双酯型生物碱和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为新法炮制品与药典法炮制品均能使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大幅度下降,而新法可以避免总生物碱成分及相应的内在成分的损失。有的认为高压法完全可以代替药典法。另有在110℃热压蒸3~6小时,总生物碱含量反而提高的类似报道。亦有采用热压法7磅/时约6小时的炮制方法。刘斌等用正交设计,以草乌炮制前后总生物碱和酯型碱含量变化为指标,研究草乌炮制工艺。优选出草乌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水浸透,切厚片,加压(127℃,0.15mPa)蒸3小时。

  【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蒸、煮、黑豆甘草煮、生姜豆腐煮等。

  2.文献摘录“生用有力,恐太猛,所以用温火略炮”(《朱氏》)。“童便浸炒,去毒”(《丹溪》)。“或以乌大豆同煮熟,去其毒”(《纲目》)。

  【总结】草乌炮制方法非常丰富,历代记载炮制方法约有70余种,所有辅料有20多种,其炮制方法基本与乌头类同。随着时代发展与研究深入,炮制方法日趋简化,多数研究集中在草乌降毒方面,结果提示,加热促使有毒成分乌头碱水解是炮制解毒关键,水解过程的化学变化也已基本被揭示,但炮制对药效成分的影响,炮制辅料对药效及毒性的影响等报道尚不多见,因此,搞清加入各种辅料炮制草乌的实质、其成分的变化如何、药理作用有何改变、临床上的价值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最近更新时间:2018-08-03

中药炮制推荐文章

菥蓂菥蓂

麦冬炮制方法与标准  麦冬炮制方法在古代有煮制、熬制、炒制等炮制法,现代炮制方法有抽去心、米炒、朱砂拌炒等炮制法。麦冬炮制标准为扁纺锤形,两端...[详细] 山茱萸炮制方法与标准   山茱萸炮制方法在古代有微炒、焙制、熬制等炮制法,现代炮制方法有醋蒸、醋拌润、盐水拌蒸、等炮制法。山茱萸炮制标准为杂质不...[详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正规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也恳请批评指正。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中药 | 网站地图 | 中药材名称大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Copyright © 2016 www.zhongy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药查询 京ICP备130044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