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 丁公藤| 四块瓦| 预知子| 木芙蓉叶| 罗汉果| 芦根| 枸骨叶| 南沙参| 荆芥| 青黛| 松花粉| 梓实| 红花| 大腹皮| 土荆芥| 山药| 紫玉簪| 五指毛| 人参
共收录中药895
中药

海螵蛸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药材来源海螵蛸为乌鲗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干燥内壳。收集乌贼鱼的骨状内壳,洗净,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血卤制(《雷公》)法。唐代出现了制炭(《千金》)、炙制(《食疗》)的记载。宋代有炒制(《证类》)法。明代增加了蜜炙(《普济方》)、煨制(《粹言》)、煮制(《保元》)、焙制(《一草亭》)等方法。清代有童便制、醋制(《治裁》),骨鱼卤制(《求真》)等炮制方法。此时,其炮制方法有十余种。

  【现代炮制方法

  1、海螵蛸: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清水漂洗至无显著咸味,干燥,去硬壳。砸成小块。

  2、炒海螵蛸:取净海螵蛸小块暨势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放凉。

  【饮片性状】海螵蛸为不规则小块;表面灰白色。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具吸水性;气微腥,味微咸。炒海螵蛸表面微黄色,略有焦斑。

  【炮制目的】海螵蛸味成、涩,性温。归肝经肾经。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的功能。

  生海螵蛸擅于制酸、收敛,多用于胃吞酸,出血证。制后增强收敛止血,涩精止带作用,多用于血崩,赤白带下,湿疹瘙痒。

  【应用选择

  1、生用

  (1)胃痛吞酸:常与浙贝母同用,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用于胃痛吞酸,或呕吐酸水,或胃中嘈杂,如乌贝散(《中药文献研究摘要》),若胃溃疡出血,常与白及同用,能收敛止血。

  (2)出血证:常与茜草、陈棕炭、白及等同用,能收湿止血,可用于肺胃出血,尿血及血崩。研末外用,可治外伤出血。

  2、制用

  (1)崩中漏下:常与龙骨、牡蛎棕榈等同用,能增强收敛止血作用,用于冲任不固、崩漏下血。

  (2)赤白带下:常与白芷、血余炭等同用,具有燥湿和胃,收涩止带作用,用于下元虚弱,赤白带下,如白芷散(《妇人》)。

  (3)疮疡不合:单味研粉外敷。亦与炉甘石、赤石脂、黄丹等研细粉外敷,具有收湿敛疮的作用。用于疮疡日久不愈,脓水不止。

  (4)湿疹瘙痒:常与黄柏黄连青黛等同用,具有清热燥湿,止痒敛疮的作用。用于湿疹瘙痒,反复不愈。也与蒲黄、滑石研细末外用,用于阴囊湿痒等症。

  【现代研究】海螵蛸主含碳酸钙80%~85%,尚含壳角质、黏液质及少量氯化钠、磷酸钙、镁盐等。海螵蛸所含碳酸钙、磷酸钙能中和盐酸,故能制止胃酸过多。

  【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麸炒、煅炭、醋制等。

  2、文献摘录“用血卤作水浸,并煮一伏时了,漉出,于屋下掘一地坑,可盛得前件乌贼鱼骨多少,先烧坑子,去炭灰了,盛药一宿,至明取出用之,其效倍多”(《雷公》)。“剥去皮甲,微火炙过,研细”(《保元》)。

  【总结】海螵蛸从南北朝刘宋时代开始使用辅料和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近年来各地的炮制规范中收载的大多是炒法,亦有生用。《本草纲目》载:“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研末敷小儿疳疮,痘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槐花末吹鼻,止衄血……同麝香吹耳,治聘耳有脓及耳聋”。

  海螵蛸炒后可使质地酥脆,增强收敛生肌的功效,用于脚疾,皮肤溃烂,赤白带下,崩中漏下。


最近更新时间:2018-09-06

中药炮制推荐文章

熟地黄熟地黄

覆盆子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覆盆子炮制方法在古代有酒制、炒法等炮制法,现代炮制方法有生用、酒制、盐制等炮制法。覆盆子饮片性状为由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详细] 蝉蜕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  蝉蜕炮制方法在古代有炒制、酒制、煨制等炮制法,现代炮制方法主要是生用法,蝉蜕饮片性状形似蝉,多破碎,长约35mm,宽约20mm;表...[详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正规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也恳请批评指正。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中药 | 网站地图 | 中药材名称大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合作
Copyright © 2016 www.zhongy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药查询 京ICP备130044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