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海金沙| 千日红| 丁公藤| 鳖甲| 草乌| 石菖蒲| 西河柳| 乌梅| 山慈菇| 广东刘寄| 铁皮石斛| 川射干| 槲寄生| 草果| 颠茄草| 大黄| 五加皮| 大蓟| 人参
共收录中药895
中药

淡竹叶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形态类别】

  中草药书籍中有三种淡竹叶,全国各地均产,功效相似,但仍需分别论述,以利养生保健选择。

  其一,是禾本科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百姓叫毛竹、水竹、甘竹、淡竹的叶片。入药较早,《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始称竹叶。到了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始称淡竹叶。这种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内熄肝胆之风,外清暑温之热,可治疗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小便赤短、口舌生疮。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竹叶石膏汤、《金匮要略》中的竹叶汤、《圣惠方》中的淡竹叶汤、《医方简义》中的导赤散,所用的均是此品。其中嫩叶叫竹叶卷心,清心热,用于治疗神昏突出。

  其二,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全草,高40~100厘米。本品入药较晚。《本草纲目》记载:“味甘性寒,无毒,去烦热,利小便,清心。”《握灵本草》记载:“去胃热。”用于治疗热病口渴、心烦不安、口糜舌疮、牙龈肿痛、小便赤涩、淋痛颇效。其根叫碎骨子,一蔟数十须,须上结子,故又叫竹叶麦冬、野麦冬,主治如淡竹叶同,但有堕胎催生作用。

  其三,为鸭跖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鸭跖草的全草。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其异名多达50余种,《本草纲目》称为淡竹叶,《救荒本草》称为翠蝴蝶。在清心除烦作用较淡竹叶全草为强,而利尿作用较弱。

  【养生保健作用】

  淡竹叶味甘,性寒,归肺经、心脾经,行水清热,凉血解毒,疗水肿、治脚气、利小便,治疗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鼻衄、尿血、咽喉肿痛等。

  【养生配方推荐】

  (1)鲜竹叶芯30~60克,夏枯草15克,槐花10克。水煎服,治疗高血压头痛、心烦、面烘赤热、口燥失眠。

  (2)竹叶6克,生地黄18克,炒车前子9克,生甘草2.5克,木通3克。水煎服。用于治疗口腔糜烂、口舌生疮、小便热涩灼痛。

  【保健注意】

  常用量6~15克,水煎服。


最近更新时间:2015-06-03

相关文章

柏子仁柏子仁

款冬花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款冬花养生作用有用于咳嗽,温而不燥,且可润肺,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随症配伍。款冬花养生方法有用款冬花、百合等份。共研末,蜜丸...[详细] 酸枣仁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酸枣仁养生作用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有增强免疫力及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酸枣仁养生方法有用酸枣仁40~50克,捣碎后煎取浓汁,...[详细]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正规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如果有错误之处,也恳请批评指正。您如果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来源地址。

中药 | 网站地图 | 中药材名称大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 www.zhongyo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药查询 京ICP备13004469号-1